自閉症的定義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損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被發現。自閉症的患者從小就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以與身邊的人建立感情,難以更改固定玩法及行為,並對各種感官刺激產生異常的反應等。和一般的兒童不同的特徵,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他的盛行率約每一萬人中有
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 5:1。(節錄自: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之"自閉症"小手冊)
依教育部身心障礙暨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三條第十款所稱自閉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自閉症,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二、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為例,提出自閉症者三歲之前明顯的在社交、溝通及固定行為三方面有遲緩且有以下的特徵:
一、社交缺陷方面,至少具有下列兩項以上的特徵:
1.在使用數個非口語行為上有明顯缺陷。
2.無法發展同儕關係。
3.缺乏主動與他人分享興趣或成就。
4.無社會性或情緒上的交互關係,不會互相慰藉。
二、溝通缺陷方面,至少具有下列一項以上的特徵:
1.遲緩或缺乏語言發展。
2.缺乏主動進行適合年齡的信念或社會模仿遊戲。
3.有語言者有明顯的會話缺陷,語言使用有重複或固定的模式。
三、固定行為方面,至少具有下列一項以上的特徵:
1.偏好至少一種固定、有限的行為模式,且達到異常程度。
2.固定且非功能的儀式化、重複的運動形式。
3.對物體某部分有成見。
留言列表